有个人吐槽说,其实男生并不清楚自己的择偶标准。

有人托她介绍女朋友,她问标准是什么?

对方说:孝顺就可以了。

于是她就问:你怎么定义“孝顺”?如果一个女生非常孝顺,每个月把自己收入的一半给爸爸妈妈,并且还准备承担弟弟读大学的学费,将来也预备为父母分担一部分弟弟的彩礼钱,如果弟弟不方便的话,父母也可以跟自己住一起。这样可说是非常孝顺了,你能接受吗?

男生摇摇头,沉默不语。

 

有个成语叫“辞不达意”,每个人对某个词的定义都不一样。

 

有个女生对自己的美容顾问说:我想美白。

顾问就说:您定义的白具体指什么呢?我这里有六个维度,包括光泽、透亮、肤色均匀等,每个维度按重要程度1-10分,您打个分数可以吗?

 

我们常常谈聆听,有很多专业的课程和技巧。


但从以上这两个案例至少我们就可以知道,DISC里常说S最善于聆听,因为S最善于同理心和共情,倒也未必。

 

挖掘需求,有时候也很重要。否则,容易偏离重点。

当一个小伙子说,我想找的伴侣需要“孝顺”,其实真实需求是:我想找个伴侣是温柔听话的。

当一个姑娘说,我找人没有标准,最重要是有缘分,其实她想说的是:我要找个长得帅气的,还要有趣。

所以这时候媒婆要继续问的是:你现在觉得哪个男明星长得比较帅啊?

那么媒婆就能进一步去和姑娘探讨“帅”的标准。

 

最容易伺候的一类姑娘,就是要找有钱人的那一类。她们非常清楚自己的标准:我要找的是资产5000万以上的。

最难伺候的一类姑娘,她们会说:我就想找一个对我好的人。

难就难在,这类姑娘未必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。

 

其实媒婆的角色,就是咨询顾问。你我都多多少少需要充当咨询顾问。


当领导布置一个任务时,你完全不知道他布置任务的背景和期待达成的标准,那么就很难真正轻松完成。有些工作需要反反复复,再三折磨,也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做好“媒婆”的工作。

 

介绍一个好办法。

引导式工作法:1、清晰目标;2、提供背景信息;3、找到根源;4、研讨方案;5、承诺行动。

 

举个例子:

我们DISC的同事都很C,沟通任务很简短,一句两句话。但其实内心已经把前因后果过了一遍电影。内心戏很足,可惜彼此是听不到的。

研发“DISC管理创新”的课程前,大家知道要研发这么一门课程,但完全没有讨论为什么。第一次会议就云里雾里地听完。

当一个月后,第一版课程大纲确认出来,郭强总要我提出问题时,我才把心中的疑惑和盘托出:不明白为什么要研发这么一门课,它和现有的DISC课程有什么定位区别,又能怎样帮助到我们?

 

这时,大家才第一次明确这门课程的定位:专为DISC讲师讲内训课程而设计!

我恍然大悟。


现在市面上大部分DISC讲师讲企业内训时,大都是直接拿DISC标准课程的模块镶嵌,就像一件衣服上打补丁,让DISC不能发挥出必不可少的作用,也不能直接指向企业问题,甚至会显得生搬硬套。


如果直接拿标准课程去做内训,它不解决任何企业问题,更像是素质提升类课程,适用范围就小。


为了更好地帮助到DISC讲师去打开市场,我们就要研发“DISC管理创新”这门课,它像一把万能钥匙的主体结构,镶嵌进不同的功能模块之后,就能解决不一样的企业问题。例如团队、领导力、跨部门沟通等。


DISC讲师在获得企业真实需求之后,在课程主体结构基础上,能迅速找到问题解决方案。


我算明白了一些,工作从头开始做起——尝试从企业甲方的角度,从甲方培训采购的心理出发,对课程大纲提出各种疑问。负责销售的同事也参与进来,带来更多市场一线的讯息。充分讨论后,基于大家对需求根源的重新理解,几乎做了一个全新的课程大纲。


如果一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“清晰目标”和“提供背景信息”,那么可能就会更顺畅一些。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“挖掘根源”这一步——它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方向是否正确。

 

这一定不仅仅是我们DISC团队会面临的问题,事实上,几乎所有团队都过分强调专业素养,回避着一些团队工作的科学方法。幸好,我们都不缺乏自省的勇气和觉悟。

 

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,现在课程终于出炉。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童鞋,敬请留意我们的公众号!